来源:??|??作者:??|??日期:2017-11-24 15:48
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降本增效、农户增收,安康乡仙桃村结合本村实情,把放活土地经营权作为突破口,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依法律、遵程序,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土地整村流转,掀起了土地流转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仙桃村地处安康乡东北部,美丽的松滋河畔,由原仙桃村、北河口村、毕家山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村民小组41个,农业户1172户,人口4697人,耕地面积8520亩(包括养殖水面2100亩),户均耕地7.27亩,人均耕地1.81亩,全村劳力2600人,其中常年外出打工约占30%。土地流转前,仙桃村和许多地方一样,农村土地经营出现了“有田无人种,有人要种田”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盾,仙桃村村支两委一班人牢牢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在村支部书记吴刚同志的带领下,按照“农户自愿、村级组织、规范合同、公司运行”的思路,放活土地经营权,大胆探索土地流转“整村推进”新模式、促进规模经营的新路子,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目前,仙桃村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农户个人之间的委托、代管或大户经营等小规模流转;二是以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为依托的土地流转;三是以组为单位将土地托管给仙桃村村民委员会,再由仙桃村委将土地集中连片流转给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经营。截止到目前,仙桃村土地流转面积共计约3000亩,其中,以县农投公司为依托的土地流转面积约900亩。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宣传引导,赢得群众支持。由于部分农户的恋地观念,抑制了土地流转的进程。仙桃村充分利用广播、宣传专栏、标语、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全体党员会议、群众代表会议等诸多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政策,全方位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消除顾虑,主动参与土地流转。
2、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流转程序。为确保土地流转工作扎实开展,成立了由支部书记吴刚同志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小组,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及时调解土地流转纠纷,严格防止以流转土地为名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发生。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首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群众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再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审议,村支两委决议,决议内容在村务公开栏公开,村民人人都当监督员,支部书记为直接负责人。通过严格程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做到问题不出村。
3、进村入户走访,算好“收入账”。以县农投公司为依托的土地流转,租金为每亩600元,按一对夫妇200元/天的标准计算,每年大约150个工作日,一年劳务可创收3万元。例如村民倪青艾,家里10亩地,除去种子、农药、化肥和管理,平均收入在1000元/亩左右,全家老小一年到头围着土地转,为抽水插秧、田间管理、收割晾晒忙不停,一年下来收入也才仅万元左右,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后,每年土地流转费有6000元,再加上两个人打工一年有3-4万元,比以前种地收入提高不少。仙桃村村组干部就是这样逐户上门为农户算好“收入账”,通过对农户土地流转前后的收益对比,使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了农户流转土地的主动性,变“要我流转”为“我要流转”。
4、创新管理方式,实行一体化经营。按照“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仙桃村精心打造了观光农业区、农耕体验区、休闲度假区、农场休闲体验区,高标准建设了荷花产业观光园、水稻产业观光园、特色蔬菜味觉园等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既发展了现代农业产业,又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实现了“基地+景点+产业”三者的统一,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包含吃农家饭、住农家店、体验农家生活、采购农家土特产等在内,仙桃旅游综合收入达500万元以上,“产业增收、旅游致富”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三、取得成效
目前,全村共计流转土地约3000亩,占耕地面积的35%,通过调整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莲鳅、稻虾、特色蔬菜、乡村休闲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吸收长期务工人员70余人次,短期务工人员200余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950元,一个农村发展、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仙桃展现在人们的眼前。